2025-03-24 17:48:32

DeepSeek血洗大模型江湖 AI“六小龙”进入残酷淘汰赛

  2025年,中国AI大模型领域因DeepSeek的崛起迎来剧烈震荡。这家以低成本、高性能和开源策略迅速占领市场的公司,不仅重塑了行业格局,也迫使曾经的“AI六小龙”(零一万物、月之暗面、智谱、百川智能、MiniMax、阶跃星辰)加速分化。中国大模型行业迅速从“技术竞赛”转向残酷的生存淘汰赛。

  从“六小龙”到“幸存者游戏”

  零一万物率先显露疲态,其重金投入的万亿参数模型因训练成本失控被迫中止。这一决策直接导致预训练团队解散,核心成员转投阿里云,标志着闭源路线在生态竞争中的溃败。与其境遇相似的百川智能,则在金融业务遭遇腾讯、字节的降维打击后,仓促转向医疗赛道推出儿科大模型“福棠·百川”,然而华为Ascend芯片与讯飞医疗知识库的双重夹击,使其转型前景蒙上阴影。

  当部分选手退场时,剩余玩家正通过技术路径重构寻找生机。阶跃星辰的突围颇具代表性:其开源的Step-Video-T2V视频生成模型,通过开发者社区的反馈持续优化,形成“技术迭代-生态反哺”的闭环。智谱则依托国资背景加速项目落地,杭州政务大脑等项目虽带来短期现金流,却也暴露出过度依赖政府订单的风险。最激进的当属MiniMax,其收缩国内B端业务转攻海外视频生成市场,试图复制Talkie在社交娱乐领域的成功,但需直面Stability AI的专利壁垒。

  开源平权与闭源模式的瓦解

  这场生存竞赛的背后,实则是DeepSeek开源策略引发的技术平权革命,正从根本上动摇行业根基。

  DeepSeek-R1模型的横空出世,不仅以1/20的训练成本实现性能对标,更通过完全开源策略构建起全球开发者生态。这种“技术民主化”进程,使得传统闭源模式的护城河加速瓦解。

  目前,已有超过20万开发者参与垂直领域模型微调,形成从药物分子设计到工业缺陷检测的数百个细分应用。这种“众包式创新”倒逼闭源厂商调整策略——月之暗面仓促开源MoE模型Moonlight试图截流开发者,但其有限的工具链支持暴露生态运营短板;腾讯、百度等大厂则更显务实,直接接入DeepSeek模型抢占入口,微信生活服务嵌入“元宝”功能的案例,预示着C端入口争夺战全面升级。

  从烧钱训练到推理端落地

  大模型预训练成本高昂(单次约10亿美元),而DeepSeek的性价比优势挤压了“六小龙”的融资空间。2024年后,仅智谱和阶跃星辰获得新融资,其余四家超半年无融资动态。

  投资机构转向应用层,朱啸虎等投资人认为“基础模型创业已无意义”,更看好细分场景的落地能力。

  行业重心从训练转向推理,DeepSeek-R1的推理能力带动算力需求激增,英伟达CEO黄仁勋称“推理是计算的终极难题”。

  企业加速布局医疗、金融等垂直领域,但医疗场景因数据隐私与容错率低,商业化难度较高。

  在这场转型风暴中,市场格局加速向头部集中,留给创业公司的生存空间愈发逼仄。李开复预测,中国大模型市场将收拢至DeepSeek、阿里、字节三家,其余厂商需转型为“水电煤”式基础设施。腾讯、字节通过接入DeepSeek快速补位,如微信生活服务嵌入“元宝”,直接挑战豆包和Kimi。

  DeepSeek的爆火不仅是技术突破,更是一场行业生态的重构。曾经的“六小龙”在资本退潮与技术平权中分化求生,而未来胜出的关键,或在于能否在开源生态与垂直场景中找到不可替代的价值。这场变革中,中国AI产业正从“技术追赶”迈向“产品博弈”,而全球竞争的新篇章也已悄然展开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7gw.net/10_33889.html
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

AI
上一篇
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