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今年2月DeepSeek爆火,AI芯片行业迎来新机遇,而阿里也在加速提升AI算力技术能力。
据悉,2月28日,阿里巴巴达摩院旗下品牌玄铁(XuanTie)宣布其基于开源RISC-V架构首款服务器级中央处理器(CPU)IP核——玄铁C930,预计将于本月(3月)开始交付。同时,达摩院披露C908X、R908A、XL200等玄铁处理器家族,其芯片成品将应用于AI加速、车载、高速互联等方向,以及达摩院基于三套主流操作系统(Linux、Android、RTOS)推出三套玄铁SDK软件开发套件。
事实上,今年2月,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宣布,未来三年,阿里巴巴将投入超过3800亿元,用于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,总额超过去十年总和。“阿里集团AI战略的首要目标是实现AGI(通用人工智能),AGI的定义是AI能完成80%以上的人类能力。所以如果AGI成真,AI 产业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产业。”
据悉,玄铁将锚定与阿里AGI目标一致的高性能、AI两大方向,目前玄铁团队推动了超过30%的RISC-V高性能处理器落地应用,加速RISC-V在各个领域渗透。
会后,阿里云无影事业部总裁张献涛表示,ARM架构用了十年时间把服务器软件生态一步步做起来,而阿里基于ARM架构打造的倚天710的计算能力行业领先水平,以此来看RISC-V产业,
“我觉得经过5-8年的发展,未来在服务器里面的大规模应用应该是不成问题的。很多公司对它的期待很高,一定会加速进程往前发展的。”张献涛表示,RISC-V架构从低功耗IoT终端大规模应用到数据中心,大概5-8年内就能实现。
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2025玄铁RISC-V生态大会上表示,RISC-V作为开源、开放的硬件架构,正成为全球芯片产业变革的新引擎,而中国在这一领域的贡献尤为突出。开源正在中国蓬勃发展,并成为引领技术创新的强大动能,以DeepSeek为代表的开源大模型改变了全球AI产业的竞争格局。实践表明,开源不仅实现了全球资源的共享与优化,也加速了技术的持续演进。
总结:
玄铁C930不仅填补了国产RISC-V服务器芯片的空白,更以15/GHz的通用算力性能和双引擎设计(512位RVV1.0矢量引擎+8 TOPS Matrix矩阵引擎),首次实现高性能计算与AI算力的原生融合。
技术突破:RISC-V从边缘走向数据中心
1、性能对标国际
C930的SPECint2006基准测试15/GHz,达到服务器级芯片主流水平。
2、AI原生设计
搭载的Matrix扩展指令集,可加速大模型推理与训练,配合开放DSA接口,支持与NPU等硬件灵活集成。中科院实测显示,基于C920的AI PC已能流畅运行Llama、DeepSeek等大模型,单位能耗降低30%。
3、生态全面覆盖
玄铁同步发布C908X(AI专用处理器)、R908A(车规级芯片)、XL200(高速互联芯片),布局AI加速、车载、边缘计算三大场景。
开源红利爆发:RISC-V国际基金会2024年超半数标准聚焦高性能/AI,中国贡献突出。倪光南院士称,开源模式正推动RISC-V成为“芯片产业变革新引擎”。
生态伙伴扩容:新增Cadence、西门子EDA等6家成员,EDA三巨头首次集结;中国电信、网易有道等企业推出RISC-V视频转码卡、AI PC等创新应用。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7gw.net/11_28227.html
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